讓孩子學壞的起源:電動,1972
系統:Magnavox Odyssey (奧德賽)
《乓》(Pong)是雅達利在1972年11月29日推出的一款投幣式街機遊戲。《乓》是一款桌球遊戲,其英文名稱「Pong」來自桌球被擊打後所發出的聲音。《乓》很多時候也被認為是電子遊戲歷史上第一個街機電子遊戲。在此遊戲中,玩家的目的就是在模擬桌球比賽中奪取高分以擊敗電腦玩家。此遊戲的開發者為艾倫·奧爾康。
《乓》是雅達利於1972年由諾蘭·布希內爾和特德·達布尼創立後首個開發的電子遊戲。他們當時聘請了艾倫·奧爾康,因為他擁有豐富的電腦程式經驗。可是,奧爾康實際上從未開發過任何電子遊戲。
為了訓練奧爾康開發遊戲,布希內爾秘密地給予奧爾康一個開發測試遊戲的任務。布希內爾亦指明奧爾康需要創作一個包含「一個移動的點、兩塊板和計分板」的電子遊戲。
於1972年5月,布希內爾試玩了Magnavox Odyssey,而其中就包括一個網球遊戲。儘管此遊戲的品質低劣,布希內爾仍然繼續讓奧爾康開發《乓》
三個月後,布希內爾要求奧爾康為遊戲加入逼真的音效和觀眾的歡呼。而達布尼則想加入「噓」和「嘶嘶」等音效。但遊戲機的記憶體不能裝載這麼多音效,故奧爾康沒有執行。後來奧爾康才發現使用同步發生器能為遊戲加入不同音調的音效。
於1972年9月,布希內爾和奧爾康將運行《乓》的街機安裝在安迪·卡培酒吧裡讓顧客試玩。當晚顧客們對此遊戲的評價相當高。
《乓》獲得了空前的成功,布希內爾因此有意大量製作此遊戲。但當時他沒有足夠資金大量生產,故尋求巴利遊戲和米德韋遊戲的資助。可是,兩間公司均拒絕了。
最後,布希內爾透過向銀行借貸來獲取足夠資金。雅達利隨後宣布此遊戲將於1972年11月29日發布。到了1973年,雅達利已經開始將《乓》街機運往外國發售。